当前所在位置: 首页 > 读书资讯 > 决策纵横
决策纵横

从春天出发 开启新征程——牢记总书记嘱托、奋力加快“建成支点、走在前列”进程述评之八

来源:本站编辑 浏览:153 次 发布日期:2018-04-28 15:35:52

伟大的人民不负伟大的时代,伟大的梦想引领伟大的事业。

坚持“四个着力”,“建成支点、走在前列”。5年前那个大雨滂沱的夏天,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湖北时的殷殷嘱托,指引着我们前进的征途。

5年来,我们取得了全方位、开创性的成就。

5年来,我们推进了深层次、根本性的变革。

收获沉甸殷实的果实,更播下蓄势腾飞的信心。

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即将来临。荆楚大地上,新时代的进军号角嘹亮吹响——“到2020年,全面建成小康社会”。“从2020年到2035年,形成与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相适应的经济实力和战略功能,在转变发展方式上走在全国前列,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”。“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,经济社会发展综合实力和竞争力位居全国前列,全省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,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全面建成”。

这是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描绘的宏伟蓝图,更是6000万荆楚儿女的美好憧憬。

新的思想指引,明晰前进的方向;新的奋斗目标,激发不竭动力。

乘东风,鼓足劲。

从春天出发,奋力前行,开启“建成支点、走在前列”新征程。

牢记一份嘱托——

建成支点、走在前列

思想的力量,标定前进的坐标;科学的理念,指引发展的方向。“五位一体”总体布局、“四个全面”战略布局,清晰地描绘出我国现代化建设、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路线图。“努力把湖北建设成为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,争取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走在全国前列。”“着力在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上取得新突破,着力在推进农业现代化上不断取得新成果,着力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上不断取得新进展,着力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取得新成效,使湖北经济更好、结构更优、质量更高、后劲更足、实力更强。”

这是习近平总书记把握时代大势,从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,对湖北发展方向的科学定位,这是湖北发展的根本遵循、前进方向。

殷殷嘱托,引领着我们奋力前行。

——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,壮大实体经济,加快创新型省份建设,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,全面推进“一主两副多极”区域协调发展。

——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根本动力,用改革的办法破解发展难题;以中国(湖北)自贸试验区建设为抓手,深度融入“一带一路”建设,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。

——深入实施长江大保护“九大行动”,统筹推进“厕所革命”、精准灭荒、乡镇污水治理和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,坚持走生态优先、绿色发展之路。

没有比人更高的山,没有比脚更长的路。

未来5年,机遇多多,挑战重重。

实现新的历史跨越,必须不负嘱托、不辱使命,抓重点、补短板、强弱项,攻克发展中的难关,一步一个脚印前行,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,一年接着一年干,续写荆楚发展新辉煌。

瞄准一个目标——

建设现代化强省

20世纪初,武昌城头的一声清脆枪响,开启中国前所未有的社会变革。

实现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,是中国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。“到本世纪中叶,经济社会发展综合实力和竞争力位居全国前列,全省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,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全面建成。”

2017年11月30日,省委十一届二次全体会议通过了《关于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的决定》,对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作出了全面部署。

这是新征程上夺取新胜利的动员令。

把蓝图变为现实,是一场新的长征。

前行的路上,有鲜花,更有荆棘。

瞄准“现代化强省”目标,把目标任务和战略举措项目化、工程化、具体化,把雷厉风行和久久为功结合起来。乘势而上、接续奋斗、阔步前进,一棒接着一棒跑、一代接着一代干,经济强省、农业强省、创新强省、文化强省、人才强省、生态强省的宏伟目标,将变成美好现实。

遵循一项要求——

迈向高质量发展

新常态下,中国,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。

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为指导,推动湖北经济行稳致远、健康发展,这一“荆楚共识”已成为湖北前行的澎湃力量。

发展“指挥棒”,加速向落实新发展理念转变;发展着力点,加速向升级增效转变;发展动力,加速向创新驱动转变;发展目标,加速向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转变。

迈向高质量发展,就要转变发展方式,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;就要优化经济结构,升级产业结构;就要继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;就要将创新驱动作为发展的第一动力,培育新的产业和增长极。

新时代,湖北高质量发展势头强劲。

武汉,新技术、新产业、新业态、新模式风起云涌,信息技术、新能源、高端装备制造、生命健康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蓬勃兴旺,领跑湖北当仁不让。

比亚迪智能制造产业园签约,招商局集团投资落户,今年一季度,宜昌招商引资项目增长44%。

航天材料、3D打印,新技术层出不穷,襄阳一季度项目拉练火热进行。“一主两副多极”竞相发力,比学赶超热火朝天,100个县域重点成长型产业集群渐成燎原之势。

钢铁、煤炭、水泥、平板玻璃……这些一度支撑起湖北经济的大柱,正在经历一场凤凰涅槃式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。

而以芯片、新型显示面板、卫星导航等为代表的集成电路、光电子信息、生物医药、高端装备、北斗导航等战略性新兴产业,正在以新经济的姿态,昂扬登场。

这是时代的抉择,更是湖北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。

强劲一股动力——

推进改革开放创新

改革开放,当代中国的时代特征。

改革开放,中国的第二次革命,不仅深刻改变了中国,也深刻影响了世界。

“一个国家、一个民族要振兴,就必须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前进、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发展。”4月11日,习近平总书记在博鳌论坛上的主旨演讲振聋发聩。

今年,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40周年,全面深化改革进入新阶段。矛盾越多、难度越大,越要坚定与时俱进、攻坚克难的信心,越要有“明知山有虎,偏向虎山行”的勇气。

这是湖北推进改革开放的“施工图”——

落实中央顶层设计,强化省委统筹调度。继续实行重大项目省领导领衔制,一级抓一级,压实主体责任。

增强改革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。突出标志性、支柱性改革,协调跨区域、跨部门重大改革,化解重大矛盾、重大困难。

坚持分类指导,对推进难度比较大的改革,加大指导和支持力度,完善制度设计。

加大督察频度和狠劲,改革推进到哪里,督察就跟进到哪里,形成强烈的贴身紧逼压力感,切实发挥刺痛、震慑作用。

融改革开放创新为一体,协同推进深层次改革、全方位开放、集成式创新,构建体制机制新高地、内陆开放新高地、创新发展新高地。

新时代,荆楚大地上涌动着改革开放的春潮——

“放管服”“三办”改革再按快进键,光谷办企业最短8.5个工作日。

你说的我都信,签个字就拿证,全省首个“证照分离”告知承诺事项在襄阳办结。

不需跑腿,“刷脸”注册,宜昌发出全省首份“云签名”公司执照。

挂牌运行一年,湖北自贸区9项改革事项复制全省,改革的鲜花开遍荆楚。

实施一条大计——

建设美丽湖北

大江东去,千湖涟漪,万山叠翠。生态,是大自然赐予湖北最宝贵的财富。

高举绿色指挥棒,守好绿色责任田,湖北方向明确,路径清晰——

守护1061公里长江岸线,坚守“共抓大保护,不搞大开发”,将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。

划定生态功能保障基线、环境质量安全底线、自然资源利用上线三大红线,发起治水、治气、治土战役。

落实落细环境保护责任制和河(湖)长制,将生态文明建设绩效与干部考核、责任追究密切挂钩。

开发绿色产品、创建绿色工厂,构建绿色循环低碳产业体系,倡导绿色生活方式。

用严格的环境治理,留住绿水青山。

掀起“史上最严”环保问责风暴,去年4月以来,全省共问责221名干部,其中,厅级干部26人。

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。清明小长假,荆楚春游掀起高潮,全省3天接待游客突破1600万人次,实现旅游收入近百亿元。

3月底,2017年全省环保“成绩单”出炉:空气质量改善幅度中部第一;水质优良断面比例居全国第11位;土壤环境质量及生态环境状况总体良好……

站稳一种立场——

以人民为中心

“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,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。”

民生连着民心,民心关系国运。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强省的征程中,“人民”成为最鲜明的底色——

以人民为中心,树立正确政绩观,始终把全省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,既做显功,又做潜功,努力追求人民群众的好口碑。

以人民为中心,坚定担当为民,牢记为人民服务、对人民负责、受人民监督、让人民满意。

以人民为中心,紧紧抓住老百姓最急最忧最怨的问题,尽力而为,量力而行,一件接着一件办,一年接着一年干,帮群众解难题、为群众增福祉、让群众享公平。

2018年年初,各项民生利好接踵而至。

步行800米,就可找到公厕。我省出台城镇“厕所革命”专项规划,到2020年,城镇每万人拥有公厕3.8座,实现“找厕所不难,进厕所不臭”。

老年人可自愿随子女迁移户口,65岁以上每年免费体检,新建社区配套养老服务设施。省政府出台系列养老助老举措,17个服务项目个个暖人心。

“湖北就业提升计划”“湖北社保共享计划”,启动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计划、健康湖北建设,社会治理共建共治共享……

澎湃一方自信——

建设文化强省

文运与国运相牵,文脉同国脉相连。

从中国浪漫主义文学源头的楚辞、到“半部唐诗在襄阳”的美誉、再到穿越千年的编钟、高山流水觅知音的传说,文化,张扬着最基本、最深沉、最持久的影响力。

迈向现代化强省的历史进程中,“文化”将成为推力强大的软实力——

建设先进文化,让崇德向善风行荆楚,让书香墨韵风雅相传,培育湖北精神,凝聚湖北力量。

建设文化强省,让文化惠民工程扎根全省城乡。培育名师大家,振兴戏曲“大码头”,让文艺创作从“高原”迈向“高峰”。

强壮文化产业,让一批实力雄厚、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新型文化企业脱颖而出,让文化产业成为支柱产业。

唱响湖北声音,让荆楚文化走向世界,扩大湖北国际朋友圈,塑造湖北形象,提升湖北软实力。

精彩的文化大戏,已经拉开序幕——

以长江、汉江交汇的南岸嘴为原点,以长江武汉段为蓝轴、龟蛇绵延山系为绿轴,以3公里为半径,打造武汉“长江文明之心”。“好学近乎知,力行近乎仁,知耻近乎勇”,日日“朝读经典”,400万中小学生的琅琅读书声响遍荆楚。

送演出、送戏曲、送书法、送摄影,电影进校园,魔术进农村……一支支“红色文艺轻骑兵”在田间地头、工厂车间传递文明的芬芳。

清朗一片天空——

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

像狮子一样拼搏进取,像老黄牛一样勤勉苦干。4月初,“全国优秀组工干部”杨汉军的事迹传遍华夏。

杨汉军因公牺牲后,人们走进这位武汉市委原常委的家,才发现家里仍是上世纪90年代的陈设。妻子和儿子长年患病,他从来没有向组织上提起。

明大德、守公德、严私德。

领导干部政德如何,对政治生态的形成至关重要。“只要我们党的作风完全正派了,全国人民就会跟我们学。”

对标好干部标准,眼下正成为湖北夯实党的基层组织,建设铁一般信仰、铁一般信念、铁一般纪律、铁一般担当的党员队伍,清朗政治生态的新起点。

山清水秀的政治生态,是新时代湖北的重要目标和努力方向——

以永远在路上的坚韧和执着,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。旗帜鲜明讲政治,把“四个意识”融入血脉、植入灵魂,严肃党内政治生活,不断巩固和提升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。

以久久为功的决心和毅力,驰而不息纠正“四风”,查处各种隐性变异的“四风”问题。省纪委印发《意见》,把解决形式主义、官僚主义问题作为纠“四风”重中之重,开刀亮剑,巩固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成果。

以无禁区、全覆盖、零容忍的标准,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,更有效地遏制增量、更有力地削减存量,强化不敢腐的震慑、扎牢不能腐的笼子、增强不想腐的自觉……一锤接着一锤敲,一仗接着一仗打,必将夺取压倒性胜利、迎来海晏河清的朗朗乾坤。

时间,镌刻恢弘的历史。

时间,还将见证光明的未来。

浩浩长江,奔涌从不停歇;砥砺奋进,征程永远向前。

从生机盎然的春天再出发,风雨无阻、披荆斩棘!

从蓄势腾飞的湖北再出发,务实重行,不胜不休!